發布:2022-10-30 19:25 來源:武漢理工大學報
徐子涵,中共預備黨員,現任法社學院廣告1902班班長。曾獲湖北省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家二等獎、連續三年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國家三等獎、第14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國家優秀獎、以負責人身份開展省級大學生創業訓練項目。大學期間獲評校級三好學生、校級優秀學生會干部,帶領班級獲評學?!笆丫W絡人氣班集體”榮譽稱號。
再拼一把也許就能成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廣告策劃與創意課上,徐子涵第一次了解到“聲音藝術”這一概念,便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好奇心驅使下她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發現聲音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而鄉村是耳醒之地,擁有豐富的天然聲音資源?;诖?,徐子涵敏銳地認識到了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聲音藝術”是未來的文化趨勢。隨后她在學院方迎豐老師的指導下組隊參加“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希望以“聽覺藝術”為切入點,打造以“聆聽”為核心的產品,為長期生活在快節奏城市中,工作生活壓力大的都市群體提供聲音交互式自然療愈體驗。同時,創新鄉村開發模式,推動鄉村文化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和鄉村精神家園的構建與完善。
在方迎豐老師的指導下,徐子涵組建起了一支涵蓋廣告學、管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團隊。在徐子涵的帶領下,項目初期進展順利??墒请S著項目的深入推進,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如何將創意概念落地、如何化解隊內分歧、如何推動項目高效前進……“比賽遇到的困難遠比我想到的多”徐子涵說,但她總是會一次又一次地安慰自己、鼓勵隊員、請教老師,希望能將項目打磨得更加完善。校內選拔賽采用的是六輪淘汰制,團隊成員在答辯中聽取并學習評委給出的建議,再花大量時間討論優化項目方案。當被記者問及是否有過放棄的念頭時,徐子涵坦然地說:“我們每一次答辯都做好了失敗的準備。但是到了那個關頭,又真的很不甘心,總想著,都走到這一步了,再拼一把,也許就成功了?!毖哉Z之中,不難感受到她的率真與堅定。
就是秉持著“再拼一把”的勁頭,團隊成員一起挑燈夜戰、攜手向前,為他們的“挑戰杯”金獎之路做好充足的準備。最終,團隊打造出了一款名為“聽聲綠洲”的白噪音互動應用?!奥犅暰G洲”意在讓自然之聲成為城市噪音沙漠中的綠洲,給處于喧嘩城市中的人們一份寧靜,讓他們在舒緩的自然聲音中找到暫時的歸屬,并傳播聲音中蘊含的情感與文化,打造獨特的鄉村名片,實現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推動鄉村經濟創新發展。同時,該項目也成功獲得湖北省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仡欉@段艱難且寶貴經歷,徐子涵說:“我很幸運通過這個項目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感受到了傳播學的魅力,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也在磨練中成為了一個更好的自己?!?/p>
踐行學生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在忙碌而充實的學業之余,徐子涵積極參與班團建設,入學至今擔任班長職務。大一入校時,恰逢新中國70周年華誕,為響應“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的偉大號召,她與班團干部共同策劃組織了以“七十載,同賞精彩,共筑新時代”為主題的系列“感知新時代”品牌建設教育實踐活動,以“增強新聞人專業能力素養、做新時代價值觀的弘揚者”為品牌建設目標,在班風學風、隊伍建設、價值凝聚和習慣養成等方面,團結向上、昂揚奮進、突破自我、矢志向前。
為了讓每個同學切實認識武漢,感知時代發展,徐子涵將同學們分為多個專題小組,參與專題系列活動,體驗民生民情、教育服務、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和文化傳承等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為了活動順利開展,徐子涵準備了很久。當天,他們凌晨四點出發,一路通過和不同職業工作者聊天采訪的形式,了解基層百姓的生活變化和武漢的城市變遷?!皬那鍧嵐さ匠鲎廛囁緳C,從銀行保安到便利店員工……從他們質樸的話語中,我們了解到了這些年來武漢在交通、居住,環境等各方面的真實變化以及新時代下普通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努力追求?!彼硎?,這次活動不僅為班團建設營造出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圍,更讓同學們深刻感知到傳遞好聲音,感知新時代,回饋新時代的意義。提起這次班團活動,她的眼里充滿自豪。
在徐子涵的帶領下,廣告1902班在學習、生活、實踐活動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績,榮獲校標兵班集體、校優秀團支部、校標兵文明宿舍和理工易班品牌建設類十佳網絡人氣班集體等榮譽稱號。法學與人文社會學院2019級輔導員吉成霖這樣評價徐子涵:“作為班長,她經常主動幫助班級同學解決煩心事、揪心事,真正踐行了一名學生黨員、學生骨干的責任與擔當!”
在熱愛的領域里砥礪深耕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徐子涵希望能夠通過自己力量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因此,校園宣傳、義賣活動、社區公益課堂……都有她活躍的身影,談起這些,她笑著說“每次參與志愿服務活動都會激發我做一個更加積極進取的人?!?020年9月,徐子涵主動報名迎接新生的志愿服務活動。她早早坐車趕往余家頭校區,在迎新棚打印、分發資料。工作內容忙碌且繁瑣,但她絲毫沒有抱怨,只為自己能夠為活動出一份力而感到高興。徐子涵在一次次志愿服務活動中汲取力量,再次充滿活力與斗志,繼續勇往直前,努力奮斗。
“我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人們常說笨鳥先飛,我則是笨鳥多飛?!毙熳雍t虛地說。大學期間,她參加了十余項競賽活動、多次組織班級開展特色活動、積極參與暑期實習……無論是學習競賽、班團建設、還是文化藝術,處處都能看見她努力奮斗的身影,這是她不斷進步、追求卓越的成功密碼。
人生的路,每一步都做數。在嘗試的過程中,徐子涵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方向所在。在求索的過程中,她更加清楚自己喜歡什么、適合什么、擅長什么。談及未來規劃,她希望能夠繼續在自己熱愛的傳播學領域里砥礪深耕,有所成就。
在未來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她相信,努力不會辜負任何人。我們也相信,徐子涵的精彩,才剛剛開始。
學生記者:周靜靜、程靖軒